7月26日-28日,首届低空经济气象前沿科技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山大学和深圳市气象局联合主办,中国气象局边界层气象重点创新团队、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 (深圳市低空气象网建设前期工作专班) 以及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具体承办。来自全国气象科研领域专家学者和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江西等地气象部门领导以及气象企业相关负责人共百余人参加,共同探讨低空经济下气象保障体系的建设,赋能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杭州浅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浅海科技)作为深圳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模型实验参与单位应邀参加会议。
领导致辞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李建,广东省气象局一级巡视员梁建茵,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罗华明等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李建
▎广东省气象局一级巡视员梁建茵
▎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罗华明
特邀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廖小罕,中国气象局许小峰,上海市气象局雷小途,香港科技大学苏慧,兰州大学黄忠伟,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蔡银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郭建平,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李耀辉等专家作特邀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廖小罕
《无人机应用从低空科技到低空经济:专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先行》
▎中国气象局许小峰
《气候变化与城市安全》
▎上海市气象局雷小途
《上海航空气象保障实践》
▎香港科技大学苏慧
《中尺度对流系统和暖区降雨的环境特征》
▎兰州大学黄忠伟
《激光雷达在低空经济气象发展中的应用》
▎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蔡银寅
《深圳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理论及实践进展》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郭建平
《低空经济气象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李耀辉
《低空经济中的航空气象》
在深圳第一现场媒体采访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廖小罕表示“深圳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了,在气象服务基础设施上面做好建设,同时再建一些平台,为运营商为需求方提供气象产品定制化服务,可以让低空经济在高质量上好大一个台阶。” 中国气象局许小峰表示“基本条件,基本情况,我们要掌握它的规律,比如大气、环境、温度、风、雨它是一个什么规律,特别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另外一个就是极端性的,要特别给予关注,这样才能保证服务做好做到位。”
▎大会合影
低空经济气象保障
低空经济是一种依托于低空空域,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通过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业态。低空通勤、无人机配送等,近几年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触手可及,但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也对低空经济发展带来挑战,气象服务如何助力低空经济。
安全飞行是保障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气象条件是影响低空飞行安全和高质效的关键因素。为支撑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建设、赋能低空产业发展,深圳市气象局以发展气象科技产业为抓手,聚集各方资源和力量,构建低空飞行“气象监测网”,建设低空经济“气象数字网”,孵化培育“气象赋能网”,建设低空气象细分领域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联合杭州浅海科技等10余家气象科技企业共同开展的低空气象基建模型实验表明,“实况为主、预报为辅、疏密有致、多源融合、统一基准”将是低空气象基建的大方向。
政策与产业的双重推动将进一步促进各种“低空经济+” 应用场景的发展,为旅游、物流、城市管理、交通和文旅等领域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机遇,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各行业迈向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浅海科技将积极探索“低空+”下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物流运输、政务飞行等业务活动中的气象保障方案,让产品和服务跟下游应用市场进行可持续的有机融合。